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十三章:开场了  (第4/5页)
r>    但没办法,这就是行情。一来好作品难出;二来上台唱普通的歌难以获得共鸣。    还有就是,现场稳得住的乐队和歌手并不多。    绝大部分的歌都产自录音室,里面有修音有渲染各种后期制作,最后出来的成品自然好。    但在现场,除了效果器这些,别的就难以cao作了。    一不小心唱破了音,唱走了调,就会出现车祸现场。    历年来,在音乐节上,车祸现场屡见不鲜。甚至不少老牌歌手也会翻车,毕竟现场上的意外因素太多了,防不胜防。    观众们的包容度是有限的,逐年降低的人数说明了一切。    不但花田音乐节,便是公认规模最大、阵容最强、人气最旺的古城音乐节也出现了观众流失的现象。    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,各大音乐节的组委会每年都在花费心思,想方设法,求新求变。    只是音乐节的架构基础跟那些主流的音乐拼盘晚会不同,音乐节建立在摇滚和民谣之上,很难加入流行歌的类型。一旦加入,就不是那个味了,整个音乐节都可能会被毁掉。    嘻哈说唱类的元素倒是可以做,但国内的这一块水准,实在不敢恭维,绝大部分都是跟西方潮流,除了抄,就是借,整个拿来主义。    音乐节的专场嘉宾是底牌,阵容比较固定,不能轻易改变。因此能用来变化的,主要是在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